| 劳模工匠进校园 同上一堂思政课 |
| 发布人:山东农业大学工会 发布时间:2025-11-13 浏览次数:10 |
“用匠心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同学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用勤劳和智慧,把象牙塔里的奋斗岁月,串连成一页页值得的人生诗篇……”11月10日下午的岱宗校区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凝心铸魂 齐心筑梦——劳模工匠进校园 同上一堂思政课”全省示范宣讲活动走进山东农业大学,四百余名师生齐聚一堂倾听奋斗故事,感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汇聚奋进力量。 山东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唐艳霞,泰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成丽,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然出席活动。
活动特别邀请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泰安市劳动模范,泰安市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农民正高级农艺师薛丽娜;全国劳动模范,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研究院电子纤维技术带头人李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烟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养马岛派出所二级警长曹园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港口青岛港桥吊司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郭磊四位劳模工匠,以亲身经历,讲述他们在各自行业领域的成长成才故事,分享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大潮的心得体会和宝贵经验,生动诠释“三个精神”的深刻内涵,讲述了一堂凝心铸魂、齐心筑梦的生动思政课。
“做本分的农民,种好地、多打粮,是父辈传递给我的信念;做新农人,靠科学种田,凭技术增收,推进汶阳田‘泰山粮仓’建设,是时代赋予我的光辉使命。”薛丽娜的分享,让涉农专业学子倍感亲切。这位“新农人”,17年来践行“中国粮、青年种”的使命担当,培育出抗冻、抗倒小麦高产新品种,打破全国冬小麦亩产记录,用科技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来自农学院的学生黄振洁是一名长期驻扎在山东岱岳小麦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在提问环节,她向薛丽娜问道:“薛老师,是什么动力让您一直坚持着走下去?”薛丽娜说:“父辈的责任传承与对家乡的热爱是我们一路走来的精神支柱。如今,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合作社借助与山东农业大学的校企合作广泛应用智能技术。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开拓创新,当好新型职业农民的表率,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5G 时代的低介电电子布,曾被国外完全垄断,我们用数百个日夜的奋战,让中国玻纤‘上网’了!”李伟现场讲述了他和团队通过科技突围为我国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高端领域安全“铸盾”的事迹,点燃了在场学子的奋斗热情。
工匠精神要有冲劲儿攻坚破难,也要守住初心扎稳根基。曹园媛深情分享了自己铭记成长恩情、反哺家乡的故事。她成立“园媛爱心联盟”帮助家乡岛上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十年如一日坚守基层岗位,成为老人们信赖的“好闺女”、孩子们依赖的“警察妈妈”。“每一个父老乡亲信任赞许的目光和受助儿童的笑脸,都是我奋勇前行的动力。”这番真挚告白,让在场观众热泪盈眶。“我深刻体会到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怀揣感恩之心、热爱之心与责任之心。未来,我会扎实学好动物疫病防控、健康养殖相关技术,深耕一线研究,真正为保障畜禽安全添砖加瓦。”动物医学院研究生宋雨宸对记者说。
演讲现场,视频中“桥吊专家”郭磊操控吊桥“高空穿靶”的绝活儿让观众叹为观止。“技能提高没有捷径,所谓的‘捷径’,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将一件事做到极致。”郭磊作为港口一线职工苦练内功,在五十米的高空中,用过硬本领让世界惊叹中国奇迹的非凡成就。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学生郑天宇向他请教何为“成功秘诀”,郭磊说:“就是抓住一切时间,坚守初心不改,感恩一切机会……”郑天宇表示:“他们在岗位上深耕不辍、精益求精的模样,让我对‘使命’有了更真切的体悟。我将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以坚韧毅力突破每一个难关,在强农兴农的赛道上跑出属于我们青年的加速度。”
活动中,学校聘任四位劳模工匠为山东农业大学“思政导师”,张然为他们颁发聘书。张然表示,“三个精神”是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精神旗帜,是学校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代代科学家流传的工匠精神也渗透在了学校学风、教风、校风的方方面面。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把田间地头、生产一线作为思政教育的生动课堂,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以劳模工匠为标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强农兴农、科技报国的伟大征程中锤炼本领、勇担使命,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劳动是我们的荣光,双手开创幸福时光……”激昂的歌曲旋律回荡在报告厅,同学们眼神坚定而明亮。这场跨越行业的思政课,再次唤醒师生对劳模精神的崇尚,完成一场庄严的使命接力。 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泰安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会、学工委负责同志以及教师、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
鲁ICP备05002369号 |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工会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号 | 邮编:271018 | Mail:gh@sdau.edu.cn